竞品分析是设计师的必备技能之一,结合项目过程及最近看的一本书《破茧成蝶2——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革命》,和大家分享下,我最近的一些思考。
竞品分析是什么
维基百科:竞品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一词最早源于经济学领域。
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方面的竞品分析是指对现有的或潜在的竞争产品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价。
将竞品分析获得的相关竞品特征整合到有效的产品战略制定、实施、监控和调整的框架当中来。
网络搜索:通过Google、百度搜索关键词“竞品分析”,绝大多数页面所提到的竞品分析来自用户体验行业,
更多的体现在案例应用上,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出其重要性和应用的普遍性。
理论基础:如要深挖竞品分析的理论基础,网上有篇文章《设计中基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与比较研究法—浅
做竞品分析就是比较,去超市买个西瓜都要装模作样的拍一拍选一个满意的。在应用市场里,应用就是西瓜,用户总想自己用的是最好的。
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心理活动是:
“现在很迷茫,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设计。”那就先去看看别人做的吧。
做竞品分析的目的用一句话直观描述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竞品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2.可以取他人之长补已家短,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短板与不足。
其实竞品分析更重要的目的是:
怎么做竞品分析
关于竞品分析的文章还是蛮多的,总结来说可以概括成3个步骤:筛选-分析-总结。
筛选:关于竞品的筛选,主要考虑2个方面:选择范围和分析数量。
首先就要先挑选竞品,但如果没有现成竞品的时候该怎么办?
虽然没有类似的产品,但是可以找接近或在某方面沾边的产品。
可以从业务、行业和设计3个角度来找竞品。
再从这3个角度细分,就能把竞品的挑选范围扩大:
1. 科技巨头,比如谷歌、微软、阿里、腾讯的产品,实力在那里。
2. 在专业领域有影响力的老产品(比如专门做数据、金融、调研等公司)
3. 有潜力、获得业界认可的创新性产品。
所以即使没有现成的竞品。我们依然可以做竞品分析,并从中找到方向感。
分析:关于竞品分析的方法,其实网上现在一搜有很多,而且大家现在依据自己的经验也会总结出适合自己
的分析方法。那么我就简单列举最常见的4种方法,大家也可以补充。
1. 用户体验要素:包括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2. 十字交叉法:就是坐标轴十字图。
3. 5W2H:why-what-who-when-where-how-how much。
也就是功能是什么?使用场景是什么?何时使用?用户群是谁?问题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
4. 尼尔森十大可用性原则
像用户体验五要素,大家会相对比较熟悉,十字交叉法适合产品探索期时,为产品找方向,或者是竞品
太多时,进行挑选时使用。 方法是灵活的,根据不同项目,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职能区分,分析侧重点也不同。
交互侧重优化流程,打造更好的体验。
视觉侧重维持用户对这类产品的传统认知的基础上打造产品的独特性。
总结:竞品分析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总结了,推导出设计方向,主要是从3个方面用结论来指导最终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