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案例出自:
案例练习:克隆、效果器、材质、灯光
案例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5_fV1wOtM
案例:二
案例出自:
案例练习:克隆、效果器
案例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5lOeLVqkk
案例:三
案例出自:
案例练习:小场景搭建、灯光材质渲染、布料、柔体建模
案例链接:https://Dribbble.com/shots/11306021-Chillin-space
案例:四
案例出自:
案例目的:场景搭建、摄像机视角反求、
案例链接:https://Dribbble.com/shots/11965571-Gradient
正文:
动画和场景的练习能带给我什么
这周、添加了两个动画的案例,不管是场景还是动画、都是C4D里面非常重要的模块,先通过简单的动画制作,来熟悉C4D当中的运动模块。更重要的是对动画节奏的把控、对于动画来说、节奏的流畅,过度自然是最基础的要求,然而这个最基础的要求却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反复的调整才能做到。快几帧、慢几帧、动画的运动速率、镜头衔接等等都会对动画有非常大的影响。
同时场景的搭建也相对更复杂了一些,更加综合了之前的练习。相当于对前一个月练习的结合、包括摄像机矫正、模型搭建、灯光、光线调节。这是一个慢慢学习统筹的过程,学习别人是如何完成一个场景搭建的,从框架到内部布局。当练习的多了、这些元素应用的多了,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想法,慢慢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填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这就是练习的目的,训练基础操作技能固然重要,个人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不断积累你的思考。思考别人是怎么想到这些场景的,别人是怎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规划布局的,别人是如何对自己的创意进行管理和规划的,思考如何将练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思考如何从练习中发现商业价值,思考C4D商业设计趋势,思考自己更愿意向哪个方向去发展。
虽然我一个都没想明白、但是带着这些问题,总是能在找练习、练习和总结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信息,总是能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然后记录下来,为我下一步计划创作做准备、比如“吸引力”、“我心里的嫌疑人”。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文案脚本、顺手三两笔勾画的分镜图、看到的也许会应用到并保存下来的场景截图,但自己还是挺开心,看着好像是那么回事。
所以,练习能带给我们什么,更多取决于做练习的自己,这是一个实打实的过程,至少要比女朋友更懂你,毕竟你付出多少,它就回馈给你多少是不是、
总结目录导航
案例一、
一、通过克隆+效果器做图形变形过渡
二、巧用碰撞体做动态效果
案例二、
三、通过平面切割、将物体分成均匀的薄片
案例三、
四、摄像机微矫正可以用这个方法
五、用布料做简单的抱枕
六、球形的座椅怎么做
案例四、
七、柜子的纹理怎么做
八、地毯的纹理怎么做
一、通过克隆+效果器做图形变形过渡效果
操作设置:
操作要点:
既然是变形、就需要有两个状态的物体、由一个状态过渡到另外一个。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1、两个物体可以是由自身属性变换而来,例如案例中立方体的自身圆角功能,例如圆锥的旋转分段、都可以作为过渡动画来实现。同样,通过修改点、线、面而得到的也可以产生过渡效果
2、两个物体(比如直接拿立方体和球)、或者由变形器得到、就不能实现过渡效果
二、巧用碰撞体做动态效果
案例中使用了刚体、而且效果是在变形过渡结束时开始生效。
我第一次做这个时候是通过K帧来实现的,但是克隆物体多就需要比较复杂的K帧,调节。所以后期修改很麻烦。
而这次练习当中有一个更方便的方法,直接给过渡的元素添加碰撞体标签。当立方体过渡到球的那一刻,碰撞效果开始生效。这是一个修改克隆与碰撞标签结合的一起使用技巧,效果也非常棒。
三、通过平面切割、将物体分成均匀的薄片
通过切面工具,可以将物体切分成排列整齐的薄片、分别提取片段添加分裂后、就可以通过效果器进行制作动画了
四、摄像机微矫正可以用这个方法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在场景搭建的时候、对于没有竖直显示在摄像机内的视角,又不好调整摄像机的情况下,可以打开摄像机校正、可以一定程度修复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偏差太大就不合适了。所以是微校正。
五、用布料做简单的抱枕
创建抱枕形状的立方体、添加分段、缝合处分段给零,宽度设置为0。布料中选择设置缝合面,点击收缩。
六、球形的座椅怎么做
直接创建球体、添加分段C掉、全选边、添加实体倒角、
直接切换到面模式、这个时候直接是全选倒角之前的面、删掉
再删掉一半的边添加点厚度就行了、想要圆滑一点可以再加一个细分
七、柜子的纹理怎么做
找一个合适的贴图直接通过贴图给凹凸就可以
八、地毯的纹理怎么做
地毯也是一样、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贴图直接就可以出效果
感冒了、
难受、
别抓我、我要学习、
学习使我快乐!!!
群员练习:
光头
小脚丫
易生
腾腾
竹鼠
四点儿